李鸿莲:小作业撬动课堂大变革

发布时间:2023-12-29 11:12:52 | 来源:中国网 | 作者: | 责任编辑:

      “项目化学习在晋中”系列之39

       李鸿莲(晋中市太谷区教学研究室英语教研员、晋中市项目学习作业改革负责人、晋中市教育局项目学习领头人)谈项目化学习

       李鸿莲:

       2021年7月,“双减”政策出台,引发了全社会重新思考少年儿童的成长成才之路和育人方式变革。为贯彻落实“双减”要求,晋中市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开展的“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”的课题研究与实践。项目学习试验区的总目标是“三改两提一建”,其中“三改”,就是改革课堂,改革作业,改革评价。

       2022年4月,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课程标准颁布,在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明确要求:要探索大单元教学,积极开展主题化、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,促进学生举一反三、融会贯通,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,促进知识结构化。而在语文,英语,道德与法治,历史,物理,化学,生物学科的新版课程标准中,均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。这与我们区域整体改革的意图不谋而合。

       项目学习背景下的作业改革旨在通过作业评价指南以及案例的研发,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,帮助教师检测学习效果、改进教学方法,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、提高教育质量。自开题以来,晋中市作业改革课题组参与北师大组织的多次会议,讨论交流并确定了工作方案、设计指南、实施建议等,组织了项目化作业优秀案例征集活动;组织全市相关教师参加了总课题组有关作业设计的各种培训10余次,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北师大罗莹教授关于《项目学习试验区的作业改革》系列讲座。

       我们的作业改革首先是基于学科化、常态化的项目学习,所以首当其冲的是要进行项目学习的单元整体设计,项目化作业既是课堂项目学习的一部分,又是课堂项目学习的有力补充,因此我们在进行单元整体项目的设计时就应该将作业设计考虑其中。项目学习的作业设计包括项目学习的基础性作业设计、提高性作业设计和拓展性作业设计。其中项目学习的基础性作业包括项目实施作业和概念理解作业,项目实施作业指的是在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,课下学生必须完成的活动,是项目的必要组成;而概念理解作业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必要的、少量的任务,也就是我们的传统作业,我们项目学习的作业设计是不排斥传统作业的,只是不能像原来一样,做大量的机械重复的学科作业,如抄写、计算、死记硬背,刷题等作业,而是要有选择地精选精炼。项目学习的提高性作业指的是,在一个项目任务完成后,为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,加深对知识的理解、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高水平认知能力,而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。项目学习的提高性作业也包括两个部分,一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回顾梳理、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对整个单元项目学习的反思。二是提高性的学习任务,是围绕项目学习目标的高要求,具有主题性、提高性,属于单元作业。所以项目学习的提高性作业是在基于课标的前提下,围绕项目主题进行,回顾总结在“做”和“用”中所学的知识,加深对它们的理解,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,提高学生的整合、迁移能力。项目学习的拓展性作业则指的是建立各项目间联系的拓展性作业。当然,除了作业设计,我们还应该有配套的作业完成、作业批改、作业分析、作业反馈等。

       经过学习,老师们明白了作业改革课题推广的重要意义,并积极投身到项目作业的设计中,老师们智慧碰撞,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,设计富有挑战性的、与项目学习结合的任务式作业,激发学生的好奇心、想象力、求知欲,促进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,引导学生注重积累,勤于思考,乐于实践,勇于探索,待学生成果发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,会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。在北师大单元作业“项目化”设计系列丛书的第一学期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,晋中市共有57份作品入选。期间,老师们还积极参加了山西省“优化教学·项目设计”优秀作业评比活动,参评案例共获得特等奖3个,一等奖7个,二等奖5个。

       下一步我们将在北师大罗莹教授的带领下,大胆实践、主动创新,研发更多的优秀作业设计,继续推动全市项目学习作业改革,为晋中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!